2006年3月10日星期五

回光返照天气下的死水微澜

昨天本想以《凛冬以尽,长夏将至》为题作文一篇,怎奈宿舍吵的厉害,刚写了个开心便没了兴致,于是全文D之,怎知这一个Delete按下却把将至的长夏也给Delay了,所以我今天只好非常无奈的再次裹上尚未闲置几日的包子皮。


好几天没有来更新是因为给前些天那个《师说》使得精力大大消耗。那个是我对高中生活的一点回忆,也是对杨瑞的“不好好写东西只顾地精”的指控的 回敬,和对老浦《黄金年代》某种程度上的呼应(1),所以里面少有所谓的“地精式”的语言(其标志为连着读下来可以噎死人的带有各种莫名其妙定语的而且中 间一定不会有标点符号分隔开的长句子)。我讨厌写连载,讨厌把精力长时间的投注于某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中。我在写到第三篇时就对这个系列开始厌倦了,不过总 算还是挣扎着把坑给填上了。功德圆满,虽然其间废掉了两个短篇的创意。


昨天下午去看了《纳尼亚传奇》,很是失望,亏我等了三个月在上映第一天带了个人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花了44大元去看这片子。客观的说,这片子是 很忠于原著,不过这片子的最大问题也便在于此。具体的说便是:原著对人物的刻画不够鲜明饱满,电影同样如此,原著的战斗场面描写幼稚,电影亦然,原著文章 缺乏情感,电影也没有任何改观。如果说原著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,光靠一些对于场景和生物的设定便可以出奇制胜,那么在50年之后的今天,仅仅靠那些从现 在的角度来看过于简单的元素已经远远不够了。如果说《魔戒》电影是对原著的升华,那么《纳尼亚》只是对原著蹩脚的影像化而已,以至于我在看这片子的时候脑 子里总浮现出一个叫理查德·纳克的名字(2)。突然又想到宫崎俊大公子做监督的即将上映的动画版《地海传说》,按说《地海》和宫崎老爷的风格还是有些搭调 的,不过仍然不看好加不能接受,另外再居心叵测的等待Ursula Le Guin的又一篇讨伐檄文。


早听说《Rolling Stone》要出中文版,果然前两天在报亭看到了,入手翻阅一番,让我说什么好……以前曾经看过一期英文版的《Rolling Stone》,那时便已经看到了一股英雄迟暮之气。现在的滚石已经不是当年的音乐重镇杂志,只是一份卖弄名号,故作正统,自以为是的老派流行娱乐杂志(这 让我不自觉的想到Grammy)。整个杂志里没有新锐乐队介绍,没有像样的乐评,各种无关音乐的内容倒是不少,拓展杂志的娱乐涵盖面是一回事,但是却为此 丢失了立足之本就很可惜了。杂志的最重点访谈部分给了这三位:崔健、Bono、Jessica Alba。一位中国摇滚先驱,一位世界上赚的最多的乐队主音再加上一位性感美女,这便是《滚石》中文版所谓的“专业性”和“娱乐性”定位的最佳写照了。我 不喜欢这杂志,但这杂志不会因为我一个人不喜欢而挂掉,自然会有许多爱乐青年冲着Rolling Stone的牌子慷慨解囊,正如无数广告商对此趋之若骛一般,虽然他作为一本音乐杂志比不过《通俗歌曲》和《非音乐》,作为时尚杂志则更逊。


泡在茶馆里的下午,和漫步在镇江的周末,是过去的一个星期温暖的天气下最另人享受的片断。当然在气温开始回落时我同时收到了7字头的帐单。


我现在坐在家里开着空调码着不知所谓的文字,筹划着明天下午去水木秦淮找家茶馆缩着。


(2)关于这位纳克老爷可见本Space里另一篇文章《《永恒之井》和理查德·A·纳克http://spaces.msn.com/princeskeleton/blog/cns!849787E09636BE74!1304.entry

没有评论: